牯岭镇是庐山的旅游集散地,住宿、餐饮、购物各种设施齐全,从这里出发步行或乘车可以到达所有景点。
花径
花径公园位于牯岭街西南2km 处的如琴湖畔。有公路抵达,沿大林路步行,沿路可见冰川遗迹──冰桌巨石,又叫飞来石。白居易的著名诗篇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”就出自于此。
白居易被贬任江洲(九江)司马时,于公元816 年登庐山游览,时值暮春,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,白居易有感而作。故后人称此地为“白司马花径”,并建造了“景白亭”。每年4 月,花径桃花盛开,美景甚是迷人。
如琴湖
如琴湖利用西谷深洼,拦天桥上端谷口筑坝而成,湖与花径组合一体,成为丰姿幽雅的胜地。如琴湖建于1961 年,浩浩荡荡又不失秀丽雅致。因湖岸曲线玲珑,湖面酷似一把媚人的小提琴,加之湖边石上有古人刻“如琴”二字,微妙的结合,更具深意,故名如琴湖。湖半边近靠花径园内,又叫“花径湖”。由于湖坐落在西谷,又称为“西湖”。
锦绣谷
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,为一段长约1.5km 的秀丽山谷,这便是庐山锦绣谷。谷中断崖、怪石、峭壁、险峰汇集,一路景色如锦绣画卷,令人陶醉。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天桥一景,这里还留下了关于朱元璋的一段传说。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、草药处。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:“还家一笑即芳晨,好与名山作主人。邂逅五湖乘兴往,相邀锦绣谷中春。”
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,后朱元璋兵败被逼逃上庐山,带着所剩无几的残兵败将慌不择路逃到了悬崖边,下临深谷,前无去路,后有追兵,正在这危急之时,突然天降金龙化作虹桥,朱兵马刚刚过桥脱险,刹时晴天霹雳巨响,龙飞桥断,就此留下天桥奇观。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,这一美好传说流传至今。后人就势修筑一凌空巨石于深涧上游底部,游人或蹲或立于巨石前端,以远处悬崖作背景,利用视差可以拍得一张感觉惊险的“天桥留影”。
仙人洞
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。位于锦绣谷的南端,有参差如手的“佛手岩“。仙人洞高、深各约10 米,幽深处有清泉下滴,称“一滴泉”。洞壁有“洞天玉液”等石刻题词。洞中央“纯阳殿”内置吕洞宾石像,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。每当云雾缭绕之时,骤添几分仙气。至清朝,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,改称仙人洞。毛泽东的著名诗句“天生一个仙人洞,无限风光在险峰”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。仙人洞的左侧有石砌的月亮门,门楣镌刻“仙人洞”三个大字。在月亮门内有一巨石突兀,形如蟾蜍,名“蟾蜍石”,有一劲松插石挺立,称为“石松”。石上刻“纵览云飞”、“豁然贯通”摩崖大字。仙人洞右侧观妙亭下,有一比蟾蜍石更大的游仙石凌空突出,石下万丈深渊,奇险无比。在此可通观锦绣谷。“游仙石”三字和傍山崖的诗“竹林无处访仙居,百尺丹崖悬断石,游踪亦是未除”为明嘉靖7 年(公元1528 年)东莞钱全志所作。
御碑亭
御碑亭高6 米,四面无柱,全是条形巨石砌成,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,于明洪武26 年(公元1393 年)所建。朱元璋建御碑亭,既是为了感谢、纪念对明朝建立有功的周颠,也是为了宣扬“君权神授”的思想。
圆佛殿
佛殿外观呈圆柱形,块石垒成,直径16 米,粗壮无比;顶部呈伞状,圆穹式造型;门窗又是西方的建筑风格。内部结构,圆心是一根实心石柱,直通殿顶,将整个大殿撑起;围绕石柱的是两个同心圆的墙体,内圆是供奉菩萨的大殿,内圆与外圆之间是一廊道。整个建筑显得平稳舒展,落落大方。据考证,庐山圆佛殿采用了北京天坛、回音壁和西方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,这在全世界相对比较保守的佛教建筑里,显得独一无二。
天池塔
传为宋丞相韩侘胄所建,1929 年国民革命一路军总司令唐生智来庐山,见该塔已颓,发起重修。挖掘塔基地宫时,发现佛教文物多件。有银质全身卧如来1 尊,长9 寸,重约1 斤;银质长扁箱1 口,2 斤多重,尺余长;水晶小佛像1 尊,5 寸长;水晶珠大小各1 颗;小银瓶1 个,内贮水晶小念珠数百颗;舍利子数粒;银质金瓶1 个;磻石梵文印章2 个,寸余长;铜罗汉3 尊。据金身如来身后阴刻文字记,塔原建于宋哲宗11 年(公元1069 年),在韩侘胄任宰相之前,实为湖北蕲州朱氏三娘等人所建。
大天池
大天池位于庐山西北海拔900 余米的大天池山顶,可南望九奇峰,下俯石门涧,东瞻佛手岩,西眺白云峰。大天池即为天池寺放生池,呈长方形,碧水悠悠,光灵如玉。现天池寺已废。
暂没有留言,期待您的意见!